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联扶工作>>动态要闻>>正文

365足球外围2017—2018年帮扶

永登县坪城乡坪城村和白土咀村工作计划

2017-09-05 14:49  点击:[ ]  来源:人教处

为做好永登县坪城乡坪城村和白土咀村2017年—2018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结合乡村实际和具体需求,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一)坪城村:是坪城乡政府所在地,共有5个村民小组、443户1687人,建档立卡户28户73人;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全村共有耕地10862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林地2000.1亩、草原46543.7亩;主要农作物有高原夏菜、蚕豆、油菜籽、胡麻、小麦、豌豆等;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

(二)白土咀村:位于坪城乡东部,共有7个村民小组、642户2129人,建档立卡户68户196人;主导产业为劳务、肉羊养殖和种植;全村共有耕地17604亩,全部为山旱地;主要种植豌豆、扁豆、小麦、油籽、洋芋等农作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

二、帮扶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坪城村和白土咀村都是全市的深度贫困村,2个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群众生活环境等领域均存在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底子差。由于受地域环境制约,村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益事业、村庄环境等方面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大,投入严重不足;二是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缺口大。近年来,2个村虽然进行了村社道路硬化建设、实施了亮化工程和生态环境整治,但从2个村帮扶建设项目需求来看,仍有很大的资金缺口。坪城村需要项目资金1590万元,白土咀村需要项目资金1714万元,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三是布局比较分散。2个村的农户整户外出或主要劳动力外出较多,再加上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容村貌比较差,整治难度大;四是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发展意识差,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发展动能不足;五是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多,这些家庭多为身体残疾、长期患病、缺乏劳动力、无经济来源等原因致贫,仅靠政策求助资金维持生活,没有脱贫致富的发展能力;六是养殖优势产业受到影响。2个村地理位置均属祁连山脉,草原牧场面积较大,放牧养牛、养羊有一定优势。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祁连山脉生态保护区的禁牧管理,使2个村的养殖产业受到较大影响。

三、帮扶思路

结合帮扶村实际,本着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以稳定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找准脱贫致富突破点,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全体村民积极性,全面推动各村经济发展,建立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措施。 

四、帮扶措施

坪城村和白土咀村的帮扶工作由局机关和3个二级单位统筹组织实施。在加强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了解2个村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底数,深挖发展潜力,精确谋划发展思路,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分期分步组织实施。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项目帮扶,实现贫困村整村脱贫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行通村道路建设、村庄小街巷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防洪设施建设、自来水改造等项目,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资金50万元,完成白土咀村砖化地坪铺设项目,于2017年完成;协调资金15万元,用于白土咀村村级办公阵地建设,计划2018年完成。 

2、健全社会文化公益设施。新建和修缮村级办公阵地、会议室,配套办公设备、取暖设施等;新建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配套各类体育健身器材;组织开展一次健康体检活动。协调资金50万元,完成坪城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修建围墙、戏台、篮球场,铺设彩砖地坪等,计划于2017年完成。 

3、大力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扶持村集体经济,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扩大灌溉面积,修建蔬菜保鲜库、温室大棚、商铺,大力培育发展高原夏菜、豆类、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牛羊养殖,提高农民收入,以特色优势富民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4、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支持的方式,动员群众消除土坯房和土打墙,改善居住环境;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卫生厕所改造,拆除残垣断壁,扩大绿化面积。 

5、提升劳务输转能力。巩固提高现有的劳务输转成效,加大劳动力定向培训力度,积极对接用工单位,注重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努力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的收入。 

6、做好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定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计划,用心用力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二)精准实施“七个一批”脱贫工程,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问题

1、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充分发挥二阴山区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培育壮大高原夏菜、蚕豆、油菜籽、胡麻、小麦、豌豆、扁豆、洋芋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以大户带贫困户的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2、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将劳务经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增收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提供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免费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做好服务、保障等工作,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3、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认真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居工程,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达到新房、新村、新景、新产业。 

4、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修复工作,积极争取生态工程和生态功能区保护补偿等专项资金,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实现就业有依托、生活有保障。 

5、改善基础设施脱贫一批。加大贫困村公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脱贫致富打牢基础、提供条件。 

6、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加强健康扶贫,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帮助因病致贫农户争取农村医疗救助,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强村卫生所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7、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会同村委会加强五保、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对现有12户五保户、88户低保户享受低保政策、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无法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三)加强保障措施,全面做好帮扶工作

1、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协助村委会加强与坪城乡、永登县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发展项目资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改善全村整体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大力推动机关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机整合,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村党支部自我发展的能力。 

3、充分发动群众。始终突出农民的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地位,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 

4、加强项目监督。注重民主和群众监督,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项目的建设,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资金的使用实行阳光作业。 

上一条:市财政局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对接调研 下一条:深入走访了解民意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关闭

相关信息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365足球外围主办     版权所有     365足球外围信息处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