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财政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财政文化>>正文
福建民居——土楼
2017-08-21 15:27  点击:[ ]  来源:非税局

唐宋年间,为了躲避北方战乱,中原人拖家带口、翻山越岭来到中国的南部。由于客居他乡,他们被称为客家人。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北部,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 

客家人在中国南部的深山,垦荒造田。有了田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客家人想着把家安在这里。土楼就是客家人在福建的传统居所,被称为“客家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客家人建造土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一个家族共同居住的需要。客家人历尽艰辛,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并安居下来,靠的就是家族的力量。为了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和发展,仍然要靠家族的力量,于是就采用了土楼这种家族性的集体住宅形式,以维持、增强家族的内聚力。南靖县石桥村的永安楼,初建时家族人口不足10人,建成的土楼上下4层、64间房,就是为以后家族的发展做准备。二是防御性需要。闽南一带山高林密,为了躲避土匪和猛兽的侵袭,住所大多厚墙高筑,外部很少开窗户,一个大门出入,大门上设置严密的防御措施,院内挖有水井,遭遇不测时以坚守待援。土楼,与其说是民居,不如说它是一座军事堡垒。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的家族性集体居住建筑,土楼的建筑外形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几种形式。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涟漪,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土楼遵循“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营造出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土楼的共同特点是全部采用标准间,以梁架分隔,规格大小相同。土楼一般建为4层,所有房间环绕着一个内院围成一圈。上下垂直的4间分配给1户,底层为厨房、餐厅,有些土楼,每个厨房内都有水井;二层为谷仓,三层为卧室;四层为杂物贮存间,也可住人。住宅结构分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通廊式即每一层沿内院设一圈公共走廊,上下层设三四个公共楼梯;单元式即上下四间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单元内设有上下楼梯。土楼大院中央设有祖堂,大的为小三合院式,小的只有一间。 

南靖县田螺坑的“四菜一汤”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和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合而成。整座土楼群布局合理,疏密得体,错落有致,俯瞰如绽放的梅花,是土楼民居中最精美的组合体。 

上一条:【下乡至永登坪城】 下一条:转载 | 市财政局《祖国不会忘记》《映山红》

关闭

相关信息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365足球外围主办     版权所有     365足球外围信息处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