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風雲4

戰地風雲4

戰地風雲4

Battlefield 4

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

平台

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4Xbox 360Xbox One

開發商

EA Digital Illusions CE

發行商

美商藝電(EA)

美術

Gustav Tilleby[*]

系列

《戰地風雲》系列

引擎

寒霜3[1][2]

發行日

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

北美:2013年10月29日

巴西:2013年10月29日[3]

澳洲:2013年10月31日

日本:2013年10月31日

臺灣:2013年10月29日[4]

歐洲:2013年11月1日[5]

菲律賓:2013年11月6日

PlayStation 4

北美:2013年11月15日

歐洲:2013年11月29日

Xbox One全球:2013年11月22日

《戰地風雲4》(英語:Battlefield 4,中國大陸譯作「戰地4」)是一款由EA Digital Illusions CE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電子遊戲。

本作是《戰地風雲》系列繼《戰地風雲3》之後的官方續作。遊戲於2013年10月展開線上多人模式的測試,2013年10月29日在北美地區率先發售。遊戲描繪了一場近未來在中國的軍事政變,玩家將扮演美國海軍陸戰隊「墓碑」小隊成員,深入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間的一場巨大政治陰謀並探求和平的最後希望。在全新的多人模式中,玩家也同樣可選擇美軍、俄軍和中國軍隊三陣營之一,並在大量風格迥異、規模不一的地圖上展開作戰。

作為首次加入的功能「關卡進化」,將從宏觀到細節影響玩家的作戰方式,而水面改進將帶來全新的高速海戰體驗。指揮官模式和高自由度士兵定製的加入讓玩家可以嘗試從戰略到戰術的不同玩法。[6][7][8]

Windows環境下,遊戲提供了32位元及64位元版本,但32位元版本不能調整畫質。主機平台則會包括PS3及Xbox 360,及新一代主機PS4及Xbox One。另外,指揮官模式可在Android平板及iPad上執行。

目次

1 遊戲設定

1.1 戰役模式

1.1.1 角色設定

1.1.2 遊戲設定

1.1.2.1 世界觀

1.1.2.2 遊戲劇情

1.2 結局

2 多人遊戲

2.1 遊戲陣營

2.2 遊戲模式

2.2.1 突擊航母

2.2.2 經典征服

2.2.3 殲滅

2.2.4 經典死鬥

2.3 魅影計畫

3 遊戲系統

4 宣傳

5 音樂

6 評價

7 爭議

7.1 中國政府的批評與封殺行動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結

遊戲設定

《戰地風雲4》比起其系列前作有作出多處改進。遊戲內HUD改由左右兩個長方形組成,左下方長方形概括顯示迷你地圖、方位指標以及標示目前指令,右下長方形會簡單標示彈夾餘量及生命值。同時、戰地風雲4會導入新的遊戲元素,例如類似《榮譽勳章:鐵血悍將》內的混合式瞄具掛載武器、目標標識以及引入更多代步載具。[9][10]

戰役模式

角色設定

《戰地風雲4》戰役模式(或作「單人模式」)的遊戲元年為2020年,玩家將代入角色"瑞克"、美國海軍陸戰隊代號「墓碑」("Tombstone")小隊中一員。[11]「墓碑」其他成員包括:隊長鄧恩上士、副隊長"愛爾蘭佬"以及醫療突擊兵"派克"[9]。在稍後的戰役中,CIA的現場人員拉茲洛·W·科維特會加入「墓碑」。[12]玩家還將遇上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警備局的貼身護衛漢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將張偉。[13]

丹尼爾•瑞克(Daniel Recker):精英小隊「墓碑」的隊長。階級中士,編號「墓碑-2」。在一個全球性的大背景下,深入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衝突。該人物由玩家扮演,其在遊戲中唯一說過的一句話是在故事開頭檢查已經打空的SCAR_H步槍彈匣時小聲的罵髒話。

鄧恩(Dunn):在序幕中作為玩家所在小隊的隊長前往巴庫,編號「墓碑-1」。由於選擇了錯誤的前進路線被直升機射傷,其後墜樓被樓板壓住右腿,為爭取時間被瑞克用軍刀將右腿切掉。其後在乘坐SUV時和小隊一同墜水,被座椅壓住無法動彈。因為水壓,汽車玻璃開裂,無法在水中支撐,鄧恩命令瑞克打破車窗帶小隊逃跑。最終在車內溺斃。

克萊頓•「派克」•帕科沃斯基(Clayton "Pac" Pakowski):27歲,編號「墓碑-4」,特點是話癆和迷信。克萊頓·帕科夫斯基給人的印象是個有親和力的年輕人。他是讓墓碑小組可以互相信任、並肩作戰的關鍵人物。最後加入小隊的他是小隊的「小兄弟」,雖然經驗不足但是在持續的努力。

金布爾•「愛爾蘭佬」•格拉夫斯(Kimble "Irish" Graves):32歲,編號「墓碑-3」,特點是很講義氣。金布爾·格雷夫斯不太喜歡他的代號,按照他的說法,這個代號令他倒霉。這個經驗豐富的隊友能夠出色完成分配給他的任務,而且並不關心這場戰爭背後的政治陰謀。喜歡幫助別人,並處處為隊員著想,經常和他人為了某些事情打抱不平,而且對漢娜所效忠的陣營感到懷疑(執行任務時可以看得出來),在遊戲後期兩人談話後才建立互信。

拉茲洛·W·科維特(Laszlo W. Kovic):CIA特工,也是在《戰地風雲3》中審問布來克本的其中一人,在本作中也是一名VIP。他在上海和墓碑成員會面,並加入墓碑和瑞克一行人前往泰坦號勘察,最後在船艦上面因為被直升機火炮掃射而自階梯上摔落。在撐了一段時間後,臨死前把硬碟交給了瑞克。

迪米特里·「蒂瑪」·馬雅可夫斯基(Dimitri "Dima" Mayakovsky):前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情報局特工,同時也是《戰地風雲3》的角色之一,但人物造型與配音員跟前作完全不同。由於在巴黎未能阻止核爆而遭到嚴重輻射導致毀容及患上輻射病(與漢娜、玩家和愛爾蘭佬對話中不時咳嗽中可以看得出來),還被懷疑是引爆核彈的元兇而被送入獄中。在遊戲中幫助瑞克、愛爾蘭人和漢娜一起逃出位於崑崙山的監獄,但在與三人逃獄的過程中,因敵軍攻擊摔出纜車而身亡。

哈金斯(Hawkins):美國海軍UH-1Y「毒液」駕駛員,在第一關揭開序幕中被俄軍Mi-28「浩劫」擊毀直升機身亡。但未知與前作的美國海軍武器系統官珍妮佛·哈金斯是否同一人。

黃書欹(Huang Shuqi)「漢娜」 "Hannah" :30歲,特點是謹慎和冷酷。本名黃書欹,代號「漢娜」,是主角一行人在上海執行任務途中結識到的一名關鍵目標VIP,其本人是中國中央警備局的貼身護衛。她給人的感覺是神秘並且自立,令人難以靠近,但其存在是小隊在這場戰爭陰謀中能夠存活的關鍵。

王渤海(Wang Bohai):中國東昆崙山監獄中負責審問瑞克和愛爾蘭佬的獄警,在偷襲越獄的帝瑪、瑞克和愛爾蘭佬的時候被漢娜槍殺。

張偉(Zhang Wei):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上將,《戰地風雲4》中的主要反派角色,有企圖推翻現中國政權的野心,並是企圖暗殺金傑的元兇。

金傑(Jin Jie):,中國國家主席候選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夕遭到張將軍的暗殺而受傷,精英小隊「墓碑」所要保護和拯救的對象。

遊戲設定

世界觀

故事發生於2020年,和《戰地風雲3》是同一個世界觀。

伊朗PLR危機六年後,世界已處於混亂邊緣。中國海軍上將張偉開始策劃一場企圖推翻中國政府的政變,該計劃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支援。

與此同時,由於未能阻止巴黎核爆事件的前俄羅斯總參特情局特工帝瑪被核爆輻射所影響。並且在該事件之後被法國政府歸咎於最終禍首倉而逃往中國。但由於其被知道關於張將軍和俄羅斯策劃政變的消息而被逮捕關押於位於中國東崑崙山的監獄。

金傑(JīnJíe),中國國家主席候選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夕遭到張將軍的暗殺而受傷,其貼身護衛黃淑儀(或譯黃書欹 HuángShūYí)為了保護安全暗中將其護送至中國大陸的沿海城市上海(ShangHai),並且藏匿於一棟大樓處。

暗殺失敗後由於金傑的失蹤,張將軍將暗殺行動全部歸咎於「某些西方國家」導致中國與美國關係愈演愈烈。

深知自己已經處於孤立狀態的金傑向美國方面發出了庇護求助,收到金傑求助的美國方面立刻調集第七海軍艦隊前往臺灣海峽。得知美國海軍動向後的張將軍向俄羅斯方面發出上海海上軍演的邀請,東南部中國沿海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派出CIA探員拉茲洛·W·科維特前往上海找尋護送金傑。隨著國際輿論的壓力下,美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陸續離開中國沿海。張將軍並在奪取對國內形勢的掌控權後強制取消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時宣布了戒嚴令,將14億人處於壓制之下。至此,中美關係完全破裂,局勢迅速升級至一發不可收拾。

在危險局勢之下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為了安全考慮留下了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瓦爾基麗號留在中國近海,而艦隊開始撤離前往新加坡和臺灣。

張將軍為了得到戰場的主動權,率先向美軍太平洋的指揮基地發射導彈,並且直接摧毀了位於太平洋的指揮基地。隨後張將軍大舉派出軍隊進攻東南亞國家,新加坡淪陷。隨後張將軍再次發射導彈攻擊位於中國南海西沙群島的第七艦隊並且摧毀了其旗艦泰坦號航空母艦以及其附屬的一艘神盾防空艦。

遊戲劇情

與此同時「墓碑」小隊得到情報後在巴庫的一位叛變的俄國將軍處去執行一項搜集情報的任務,然而其小隊卻被俄軍發現了,在俄軍的炮火下逃離巴庫。付上了車輛墜水後鄧恩於車內溺斃的代價下,小隊才得以回到代號「堡壘」的瓦爾基里號。同時情報確認了一項得到的機密情報——張將軍會在中國發動「政變」,而俄羅斯將會全力支援他。

隨後,墓碑小隊將前往上海執行「護送一批VIP人員的撤離」任務,出於軍事安全的考慮和需要,瓦爾基里號設定了任務完成後前往新加坡於第七航母艦隊匯合的航線。

隨即目光轉向位於中國經濟、金融中心的上海,抗議者與公安武警發生衝突,街道一片混亂。墓碑小隊計畫在此保護目標VIP的撤離,他是張將軍的軍隊搜查尋找的重要目標。在VIP列表中曾經負責審訊過布列克中士的中情局特工拉茲洛·W·科維特也被記錄在案。

成功營救VIP,科維特一起回到瓦爾基里號。而張將軍發射電磁脈衝(EMP)彈壓制了上海周遭的電子設備。成千上萬的平民開始逃離這座城市,作為難民的身份登陸瓦爾基里號。

然而由於EMP的影響導致了情報的消失,所以瓦爾基里號必須要前往新加坡,與那裡的第7美國航母戰鬥群旗艦泰坦號航空母艦匯合。但當到達後,這裡卻一片火海,第7艦隊已經遭受攻擊,此時瓦爾基里號上人員並不清楚誰攻擊了泰坦號。為了一探究竟,墓碑小隊進入了遭中國反艦飛彈擊中幾乎快沉沒的泰坦號航空母艦。在這之後泰坦號航空母艦和神盾防空艦擱淺於西沙群島(在多人模式「西沙風暴」中出現)。並且證實了美國海軍太平洋中央指揮部己被中國導彈所摧毀,如今整個戰略主導權落入張將軍手中,瓦爾基里號已陷入孤軍作戰的困境。

為阻止張將軍的陰謀,小隊開始襲擊被解放軍佔領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然而小隊在完成任務後被解放軍俘擄,漢娜又「叛變」,整個小隊(派克因為當時傷重昏迷,被以為陣亡,而並未遭到拘捕,後派克自行返回了瓦爾基里號)因此被捉捕到位於昆崙山的監獄。

在那裡墓碑小隊遇到前俄羅斯總參謀部情報局特工的迪米崔·帝瑪·馬雅可夫斯基,他幫助了墓碑小隊一行和漢娜逃離崑崙山監獄後,因直升機機炮擊中纜車的車廂導其致摔出纜車而墜地身亡。

四天後,小隊到了位於中國青海省的塔什格爾古城。作為交換幫助那裡的指揮官格林蘭奪回了古城的控制權後格林蘭指揮官答應送小隊回到回到了瓦爾基里號。

但當到達瓦爾基裏號時,兩棲攻擊艦已經被人民解放軍的海軍陸戰隊所佔領。在墓碑小隊救出加里遜船長和金傑後,金傑向所有侵入艦艇的所有解放軍士兵公開了自己存活的消息。然後張將軍卻派出驅逐艦企圖炸沉瓦爾基里號以掩蓋真相。愛爾蘭佬、漢娜和瑞克又必須捨身去炸沉張將軍的驅逐艦。由於引爆器的失效導致炸藥未能引爆。此時,瑞克還有一包C4炸藥,由其做出選擇來決定結局。

結局

在引爆C4炸藥時,漢娜發現炸藥引爆器失效,瑞克此時還有一包C4炸藥,而漢娜和愛爾蘭佬卻要求把最後的C4炸藥給其中一人捨身去炸沉張將軍的驅逐艦。這時,瑞克面對著的選擇有3種:

結局一、和平製造者-犧牲漢娜,獲得和平製造者獎牌、漢娜的狗牌,張將軍的驅逐艦毀滅,瓦爾基里號存活,並可於多人模式中使用FN P90衝鋒槍 。

結局二、最終使命-犧牲愛爾蘭佬,獲得最終使命獎牌和愛爾蘭佬的狗牌,張將軍的驅逐艦毀滅,瓦爾基里號存活,並可於多人模式中使用M249班用自動武器 。

結局三、英雄歸國-拒絕把C4炸藥丟給任何人,因瓦爾基里號被炸沉導致艦上的所有人(包括艦上的所有解放軍士兵)全部犧牲,獲得英雄歸國獎牌、派克的狗牌,而張將軍的驅逐艦存活,但在第二日被"守門員"擊毀,並可於多人模式中使用95-1式自動步槍。

多人遊戲

戰地風雲4多人模式目前確定有三股勢力可讓玩家參與,分別為美國、中國及俄羅斯。另外,在戰地風雲2142最後一次出現「指揮官模式」會重新回歸戰地風雲4當中,給予玩家即時戰略的體驗。[14]

2013年3月上旬,EA DICE出面否認了有關《戰地風雲4》將出現女性玩家角色的傳言[9][15]。

不同於前作《戰地風雲3》,《戰地風雲4》中正面發動近身攻擊可以奪去玩家狗牌,但是被攻擊的玩家可以反殺攻擊者。

遊戲陣營

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

美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空軍

美國陸軍航空兵

俄軍

俄羅斯陸軍

俄羅斯海軍步兵

俄羅斯空軍

遊戲模式

指揮官(Commander)

透過下令、派遣補給、從空中掌控戰場的方式來協助自己的隊伍取得勝利。

練習場(Test Range)

在練習場中試用所有武器、配備、載具,提升玩家的遊戲技術。

搶攻(Domination)

奪取並保衛目標。介於征服模式與團隊死鬥之間的遊戲模式,但節奏較快地圖較小。無載具。

突襲(Rush)

與自己的隊友一同攻擊或保衛成兩個M-COM目標。有各種裝備、配備、載具供你使用。

爆破(Defuse)

雙方輪流在敵方基地中引爆炸彈。比賽採快速回合制,獲勝回合數較多的隊伍即可獲勝。

空中優勢(Air Superiority)(CR)

大規模空中戰鬥。以空中載具(殲擊機、攻擊直升機)佔領並防守目標。與前作戰地風雲風雲3不同的是,在特定的地圖空中載具會由殲擊機改變為攻擊直升機。

奪旗(Capture The Flag)(SA)

團結合作將敵方旗幟搶回自己基地,同時保護己方旗幟不被搶走。

連線(Chain Link)(DT)

奪取兩個相鄰據點即可建立連線。控制的連線愈多,敵方兵力值損失愈大。這有點像加上連線機制的加速征服模式。

突擊航母

突擊航母(Carrier Assault)(NS)[16]

大型突擊航母(Carrier Assault Large)(NS) [17]

奪取並保衛目標即可破壞敵方航母。等航母一打開,解決兩個M-COM目標並同時防守己方航母即可獲勝。

經典征服

大型征服(Conquest Large)

征服(Conquest)

佔領多數目標消耗敵隊兵力值為目標,單次擊殺均消耗敵人兵力值,以剩餘兵力值最高的隊伍即可獲勝的經典征服模式

殲滅

殲滅(Obliteration)

隊制殲滅(Obliteration Competitive)

是前作《戰地風雲3》中新開發的一種全新遊戲模式,需要團結合作透過先將炸彈送到敵方基地再引爆的方式殲滅敵方,同時要保衛你自己的基地不受到炸彈攻擊。

經典死鬥

小隊死鬥(Squad DM)

你的小隊同時與另外三支小隊爭戰。你小隊的目標是共同取得最高擊殺數。

團隊死鬥(Team DM)

小地圖、刺激、無載具。 唯一的目標——殲滅敵人。

魅影計畫

魅影計劃是指戰地風雲風雲4上市後不久後由官方發布的一系列隱藏任務以及遊戲彩蛋的統稱,需要高級版用戶資格即可開啟。魅影計劃共4個階段,其獎勵包含魅影狗牌、魅影塗裝、魅影迷彩及魅影武器(複合弓)。現目前魅影計劃已經開放了4個階段,分別對應除二次突襲外的4個DLC。4個階段分別對應一項魅影任務的系列解鎖物品,除了最後的魅影複合弓外,其他任務需依次激活,但完成任務的順序並沒有要求。

需要完成任務的玩家可以在Battlelog的排行榜頁面左下角可以看到一個很小的骷髏標誌,點擊後會進入一個仿DOS介面。玩家通過對DLC地圖中隱藏線索進行收集整理,可以破解出解鎖任務的密碼。將這些字符輸入魅影計劃的DOS介面後就可開啓相應的魅影計劃任務。

遊戲系統

《戰地風雲4》的全部遊戲系統都圍繞「戰地風雲日誌」(Battlelog)設計,玩家可通過PC、iOS和安卓三個平台登陸Battlelog來設定士兵與加入遊戲。

玩家在《戰地風雲4》獲得裝備的方式是通過解鎖(Unlocks)系統,士兵、兵種、載具和武器種類都有自己的經驗值。同時《戰地風雲4》還擁有此代加入的新解鎖方式「戰鬥包」(Battle Pack),每個戰鬥包都會在玩家的士兵等級提升時獲得,分為金銀銅三個等級,能在其中隨機獲得數樣解鎖內容,級別越好解鎖的物品也就越強。武器類型經驗值是《戰地風雲4》新加入的系統,使用某一類武器進行遊戲只能解鎖同一類的武器,例如用突擊步槍進行遊戲會繼續解鎖突擊步槍。

士兵的經驗值會被用於解鎖技能、迷彩、戰鬥包,武器類型的經驗值會用於解鎖同類型武器,兵種的經驗值被用於解鎖職業裝備和武器類型,武器和載具的經驗值被用於解鎖武器和載具的配件。

為了鼓勵和表彰玩家在戰鬥中的努力,《戰地風雲4》也依然具有獎勵(Award)系統。獎勵系統分為「等級」(Ranks)、「勛帶」(Ribbons)和「勳章」(Medals)三種類型,勛帶是玩家在遊戲中做出某些貢獻或累積了一定的戰鬥經驗後所獲得的;勳章則是積累一定的勛帶後可以獲得的。

狗牌(Dog Tag)則是《戰地風雲》系列的傳統特色,軍牌分為一般和特殊兩枚,特殊軍牌很難拿到。對敵人發動械鬥獲勝後就可以獲得他的軍牌,所有的軍籍牌會陳列在自己的個人資訊內。

對決(Mission)是《戰地風雲4》的新功能。是為了幫助玩家們挑戰自我而設計的,玩家可以在系統內選擇一個目標,並拉攏好友比拼完成,率先完成的人將會獲得獎勵。

任務(Assignment)是戰地風雲日誌為了幫助玩家解鎖裝備道具的系統。只要達成指定的擊殺或者是遊戲時間目標,就可以解鎖一些獨特的裝備道具。

地理排行榜(Geo Leaderborad)是聯繫同國家玩家的便利方法,首次使用時需要先設定所在的位置(精確到街道),之後就可以與街道、城市、國家和全世界的玩家比拼遊戲內的各項統計資料。也可以通過排行榜知道同城其他玩家的位置。

戰術螢幕(Battle Screen)可以讓網頁版Battlelog顯示遊戲地圖,但由於大多數玩家進行遊戲時會進行全螢幕,所以該功能用途有限。

對於主機版用戶而言,《戰地風雲4》也依舊提供了「成就」和「獎盃」的解鎖。[18]

宣傳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東八區標準時間(UTC+8)。

美商藝電(EA)在2013年三月上旬釋出預告短片系列Prepare 4 Battle,同時《戰地風雲4》網站上線。EA又二度向遊戲業界發出邀請函[19],

並在函中確認將在斯德哥爾摩以及舊金山舉辦的2013年度「遊戲開發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同步公開《戰地風雲4》具體資訊。EA及後於2013年3月27日下午2時釋出了長達17分鐘的首支遊戲宣傳影片「Fishing in Baku」[9]

,披露了新作實際樣貌。

「Fishing in Baku」由沉入水中的車輛場景作為開頭、美軍「墓碑」小隊在極限狀況中脫逃。隨後則倒敘形式開始敘述、展示實際遊戲畫面,以搜尋作為藏身點的學校廢墟場景開始,隨即在市區展開激烈的槍戰等戰鬥場面。小隊後退至撤離點時遭俄軍武裝直升機伏擊、撤離用運載直升機連同撤離點的工地大樓被摧毀,小隊於是從趕至的工地人員取得吉普車並嘗試前往其他撤離點。其後俄軍直升機趕至追擊,小隊於是使用M320榴彈發射器擊落直升機、吉普車也因閃避直升機殘骸失控墜海。影片隨後跳回小隊逃離下沉的汽車、緊接披露更多遊戲任務畫面,包括小隊駕駛橡皮小艇至美軍軍艦及前往中國執行任務,在宣傳影片的最後短短幾秒亦出現了遊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漢娜。[9]

美商藝電(EA)在2013年6月10日13:00 E3電玩展覽會發佈《戰地風雲4》多人對戰模式宣傳影片,披露更多的多人對戰內容。

音樂

戰地風雲4:原聲帶Battlefield 4: Original Soundtrack

Johan Skugge Jukka Rintamakki的原聲帶

發行日期

2013年11月19日

錄製時間

2013

類型

原聲帶、遊戲音樂

唱片公司

E.A.R.S.(EA Recordings)

《戰地風雲4:原聲帶》(Battlefield 4: Original Soundtrack)晚於遊戲的發售,遊戲原聲於2013年11月19日在蘋果iTunes網路商店和亞馬遜網路商店上架。該遊戲原聲包含了17首原聲曲目,由遊戲開發商DICE的瑞典作曲家Johan Skugge和Jukka Rintamakki負責編曲製作;遊戲原聲多是偏向採用電子音樂風格。在2013年3月有一支名為「Hanna's Theme」的原聲被泄露到網上,不過最後這首原聲沒有收錄在最終版的原聲專輯中。

評價

總體而言,《戰地風雲4》在各大評論平台獲得較為正面的評價。

評價

評論得分

媒體

得分

X360

PS3

PS4

XOne

PC

GameSpot

8/10[29]

8/10[29]

8/10[29]

8/10[29]

8/10[29]

GameZone

8/10[35]

IGN

8/10[31]

8/10[31]

8.5/10[31]

8.5/10[31]

8.5/10[30]

Joystiq

[32]

[32]

[32]

[32]

[32]

官方Xbox雜誌

8/10[28]

8.5/10[28]

PC Gamer美國

84/100[33]

Machinima.com

9/10[34]

9/10[34]

9.5/10[34]

9.5/10[34]

9.5/10[34]

匯總得分

GameRankings

77.71%[27]

80.50%[25]

85.00%[26]

79.47%[24]

Metacritic

79/100[23]

80/100[21]

85/100[22]

81/100

81/100[20]

爭議

中國政府的批評與封殺行動

2013年12月5日,《中國國防報》刊登文章《用正義與真實驅散「遊戲妖魔」》批評《戰地風雲4》「抹黑中國」。作者宮玉聰認為「其中摻雜不少與現實不符的細節,抹黑了中國的國家形象。」[36]

2013年12月26日,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文化部批評此遊戲「含有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將之定義為文化侵略的「違法遊戲」,全面封殺相關內容。[37][38][39][40]之後國外媒體也轉述這一消息[41]。

2014年1月,中國大陸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鎖定了旗下百度百科的《戰地風雲4》詞條並且將其定義為違法遊戲,2021年8月該詞條被刪除[42]。在中國大陸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之一新浪微博搜尋《戰地風雲4》會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戰地風雲4』搜尋結果未予顯示。」[43]在中國大陸最大的網路商城淘寶,戰地風雲4相關的內容已經全面下架, 但是仍可以『友軍風雲4』等字眼找到[44]。目前本作被禁止在中國大陸的直播平台直播。

2021年8月,彈幕影片網站嗶哩嗶哩已無法找到與戰地風雲4有關的內容,在該網站以本作的關鍵詞搜尋只會顯示無關內容(多為戰地風雲系列的其他作品)。

參考資料

^ First Battlefield 4 Details Officially Revealed, Powered by Frostbite 3. IGN.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英語).

^ Battlefield 4 getting brand new engine: Frostbite 3. BF4Central. [2013-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30) (英語).

^ Battlefield 4 will be dubbed for the Brazilian market. Game Generation.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 BF4 Release Date. battlefield.com.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 Battlefield 4 release date for EU November 1. Game. [201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Battlefield 4 Beta. www. battlefield.com. [201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1).

^ March 6, 2012 11:49AM PST. Medal of Honor: Warfighter deploying October 23. GameSpot.com. 2012-03-06 [2012-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Pre-Order the Limited Edition | Medal of Honor Warfighter Available October 23. Medalofhonor.com. [2012-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 9.0 9.1 9.2 9.3 9.4 Battlefield 4: Official 17 Minutes "Fishing in Baku" Gameplay Reveal. YouTube. Electronic Arts. 2013-03-26 [201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7).

^ Pligge, Zachary. 18 Things We Know About Battlefield 4 – Battlefield 4 – PC. www.GameInformer.com. GameInformer. 2013-03-27 [2013-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8).

^ Battlefield 4 (BF4) [Official Site]. Battlefield.com. Electronic Arts. 2013 [201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1).

^ Battlefield 4 – Campaign Details Reveal - News - Battlelog / Battlefield 3. Battlelog.battlefield.com. 2013-07-18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5).

^ whatsupdog. High-Resolution Battlefield 4 Tombstone Squad Character Renders and Fishing in Baku Concept Art. Lightning Gaming News. 2013-08-01 [2013-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30).

^ Yin-Poole, Wesley. Battlefield 4 promo material reveals return of Commander Mode, three playable factions. Euro Gamer. 2013-04-15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0).

^ Scammell, David. Female soldiers will not be playable in Battlefield 4. Video Gamer. 2013-03-27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 存档副本.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存档副本.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战地4》游戏评测. 遊俠. [201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Battlefield 4 Reveal Coming Soon - Event set for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IGN.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Battlefield 4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 Battlefield 4 for PlayStation 3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 Battlefield 4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 Battlefield 4 for Xbox 360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Battlefield 4 for PC.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Battlefield 4 for PlayStation 3.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Battlefield 4 for PlayStation 4.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Battlefield 4 for Xbox 360.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28.0 28.1 Cocke, Taylor. Battlefield 4 review. Official Xbox Magazine. 2013-10-29 [201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 29.0 29.1 29.2 29.3 29.4 Watters, Chris. Battlefield 4 Review. GameSpot. 2013-10-28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 Dyer, Mitch. Battlefield 4 PC Review. IGN. 2013-10-28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31.0 31.1 31.2 31.3 Dyer, Mitch. Battlefield 4 Xbox 360 and PlayStation 3 Review. IGN. 2013-10-28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32.0 32.1 32.2 32.3 32.4 Hinkle, David. Battlefield 4 review: Corralling chaos. Joystiq. 2013-10-29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6).

^ Lahti, Evan. Battlefield 4 PC review. PC Gamer. 2013-10-28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34.0 34.1 34.2 34.3 34.4 Sonntag, Lawrence. Battlefield 4 Review. Inside Gaming Daily. 2013-10-28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 Liebl, Matt. Call of Duty: Ghosts Review: A dog-gone good time. GameZone. 2013-11-05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宮玉聰. 用正义与真实驱散“游戏妖魔” --——关注我们身边的“兵者大事”系列报道之十七. 中國國防報. 2013-12-05: 第3版 [201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簡體)).

^ 中共官方下令 中國國內全面封鎖《戰地風雲 4》. [2014-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5).

^ 中國全面封殺網路遊戲《戰地風雲4》. [2014-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環球時報. “战地4”假设“中国政变对美开战”被中国封杀. 鳳凰網.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中文(簡體)).

^ 文化部:《战地4》危害国家安全 国内全面封杀. 網易遊戲頻道. 2013-12-31 [201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9) (中文(簡體)).

^ Ian Sherr. Electronic Arts ‘Battlefield 4’ Game Banned in Chin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12-27 [2014-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英語).

^ 战地4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2014-08-23] (中文(簡體)).

^ 微博综合搜索-战地4. [201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中文(簡體)).

^ 淘宝综合搜索-战地4.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英文)

💫 相关推荐

【品牌货源】提供百草味、不二家、皇冠曲奇等休闲零食,寻找销货渠道
中国早期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9)
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

中国早期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9)

📅 07-02 👁️ 6286
女仆教室游戏攻略,轻松掌握女仆技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女仆 女仆教室游戏攻略大全,女仆教室,成为最受欢迎的女仆游戏攻略大全